

由于各家月餅廠家爭相在包裝上絞盡腦汁,消費者苦不堪言,中秋節演變成了包裝嘉年華,動輒上千的月餅比比皆是,小小的月餅搖身一變成了奢侈品。這幾年來,在國家有關部門的聯合整治下,月餅的包裝已經逐漸褪去了奢侈的屬性回歸日常,過度包裝雖然少了,不過還是屢見不鮮,面對琳瑯滿目的盒裝月餅,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,而不是包裝上?
過度包裝現象存在于我們的商品包裝中,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見識過,其中以保健品、食品、酒類及化妝品尤為突出。簡單地說,過度包裝就是指商品的包裝內部有過多的空位空間、其外包裝與內部商品的高度、體積差異過大的商品包裝,是一種迷惑性較強的包裝現象。從專業角度將過度包裝定義為:超出適度的包裝功能需求,其包裝空隙率、包裝層數、包裝成本超過必要程度的包裝。
需要說明的是,商品包裝,損害了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,其危害是顯而易見的:
增加了人們的生活成本和壓力,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;
過度包裝必定會造成商品生產成本的增加,而羊毛出在羊身上,因此過度包裝也會拉高價格,直接損害的就是消費者的利益。
浪費大量的資源,加劇了資源能源供需矛盾;
拋棄的大量包裝廢棄物,加重了對環境的污染;
助長社會奢侈風氣,毒化社會風氣。過度包裝現象的存在,與我們中華民族崇尚樸實、節儉的傳統美德格格不入,與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背道而馳。
|